下半年以来,原本横盘震荡的TMT(科技、媒体和通信)板块,或者说AI(人工智能)概念的不少分支,在近两周纷纷破位下跌。
这导致那些上半年靠重仓AI大赚特赚的基金,在下半年不到两个月时间里,连续回撤,丢掉大部分收益。比如上半年涨了75%的诺德新生活A,截至上周五,年内收益已不到20%。
是什么导致近期“AI得越深,痛得越真”?那些坚守AI的基金,以及股民,还有“翻身”机会吗?
AI主题基金回撤明显
上周领涨的公募基金,大多是港股主题或持有港股标的。这得益于港股主要指数,周内走出了探底回升的姿态。而跌幅榜这边——领跌的基金大多都配置了科技股或AI概念股。而且不论8月以来还是下半年以来,它们都有深度回调。
上半年,AI板块行情确实强,那些一季度就重仓AI各板块以及更泛概念TMT板块的基金,都赚得不少。换句话说,如果一只基金二季报显示重仓AI,却没赚到钱,那一定是慢半拍追高了,现在处境就比较尴尬。
但先手吃肉的基金,近期同样苦不堪言。把上半年领涨的游戏动漫ETF也算在内,上半年涨幅居前的10只产品,在下半年不到2个月时间里,回撤多在20%左右。
只看主动基金,情况也大同小异。其中,上半年主动权益冠军诺德新生活A,截至上周五,年内收益率从6月底的75%已回落至19.47%。
如果说上半年的行情是对AI“信得越早,吃得越饱”,那么近两个月就变成了“AI得越深,痛得越真”。但不能否认,AI仍是今年表现最强的主线。近期轮番表现的券商、地产,甚至贵金属等板块,都因为缺乏持续性,涨幅难以匹敌。
问题在于此——经过上周五集体回调,目前已经破位的AI,后市是涨是跌?
英伟达“带不动”了?
消息面看,近期并无明显利空。上周五上午,一则某私募产品被强平的消息曾短暂传播,“小作文”涉及多只信创板块的个股,但相关机构很快辟谣。
有投资者在社交平台分析称,AI赛道集体大跌,不是基本面问题,“大概率是上半年抱团的基金开始集体面对赎回潮或者爆仓潮,很难判断这种局面会持续多久”。但该说法目前难有更多证据。
也有分析认为,更可靠的猜测是,全球AI概念股的“总龙头”英伟达,在公布惊艳财报后股价表现不佳,让“小弟”们突然无所适从。
上周三,英伟达公布财报显示,二季度营收同比翻番至135亿美元,数据中心营收达到了创纪录的103.2亿美元,环比增加一倍多。
当天,主要金融研究机构中最后一家给予“卖出”评级的晨星公司也宣布“投降”,将评级上调为“持有”,并将英伟达目标价从每股300美元上调至480美元。
一片看涨声中,英伟达的走势却不太符合期待。上周三盘后,美股英伟达一度大涨10%,突破510美元;周四以7%的涨幅高开,但最终收盘时险些收跌。周五颓势延续,盘中一度跌约4.4%,触及450美元附近,表现远逊于当日美股大盘。
看多者自然认为,这份财报验证了人工智能的正确性,AI概念仍有上涨空间。
但天风国际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有不同意见。他认为,英伟达提出的第三季营收预期,其实不如他所交流的投资人预期。此外,AI芯片出货量放缓和ChatGPT(一款聊天机器人(300024)程序)流量显著下滑也都不利于英伟达股价,至少是短期。
有观点指出,截至目前除了英伟达,还没有科技公司从AI中赚到大钱。这一点可能也将在近期A股的半年报披露中得到体现。
如果AIGC(生成式人工智能)只是热闹,却赚不到钱,该怎么办?这显然将颠覆许多投资者的基本面预期。
据媒体报道,《华尔街日报》曾援引分析公司的数据称,Bing(必应)在1月份占据了搜索市场3%的份额,7月份的市场份额仍是3%。7月份,Bing的月度用户数量仅为谷歌的1%,与1月情况大致相同。有技术专家则在8月早些时候表示,随着投资者意识到生成式AI效果不佳且缺少“杀手级”商业应用,我们可能会看到估值出现“大规模、令人痛苦的调整”的可能性。
还有一种批评的声音——强如英伟达都还在回购股份,A股的部分AI概念股,怎么好意思趁机减持、定增,甚至有公司拿募集的上百亿资金理财(而不是扩产)?就这样还想一直涨?
从走势来看,AI概念的主要分支里,上半年热门的大模型、算力,甚至英伟达产业链等分支都有明显破位,相对健康的板块仅剩数据要素、传媒、游戏等。
目前看多的声音,还是多数。上周末,有基金经理表示,数字经济和AI估值经过回调后已经回归合理区间,产业景气和政策支持并存,有望受益于整个市场风险偏好修复。